快报!百亿市场风口已现?4D毫米波雷达加速上车,替代激光雷达指日可待?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9:27:34 386 0条评论

百亿市场风口已现?4D毫米波雷达加速上车,替代激光雷达指日可待?

北京,2024年6月15日 - 近日,华为、蔚来等车企纷纷宣布推出以毫米波雷达取代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引发业内对4D毫米波雷达的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4D毫米波雷达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百亿市场指日可待。

4D毫米波雷达是指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高度四个信息的新一代毫米波雷达。 与传统毫米波雷达相比,4D毫米波雷达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三维感知能力,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随着车企对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投入,毫米波雷达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8年,中国市场车载毫米波雷达前装用量将超过6千万颗,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在毫米波雷达市场中,传统毫米波雷达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博世、大陆、电装、奥托立夫等四家厂商占据了全球近80%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4D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突破,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正在加速追赶。

加特兰微电子科技(下称“加特兰”)是国内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的头部的企业。 目前,加特兰的产品已经进入到20余家车企,实现了超200款车型搭载。截至2024年一季度,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超800万颗;今年全年,该公司出货量将达到600万颗,搭载加特兰芯片的毫米波雷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0%。

陈嘉澍认为,全球法规对于主动安全都提出更高要求,主动安全配置普及率的要求持续提升,毫米波雷达作为唯一一个全天候、全工况的传感器,是主动安全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此外,高速NOA、环线NOA和城市NOA等L2+功能快速落地,越来越多车企希望用成像雷达替代激光雷达,这驱动了成像毫米波雷达的发展。

相比之下,激光雷达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成本是其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 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4D毫米波雷达的价格仅为激光雷达的1/10左右。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4D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其将逐步替代部分激光雷达,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主流感知传感器之一。 4D毫米波雷达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百亿市场加速扩容。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4D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仍然不及激光雷达,在一些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还有待提升。 未来,4D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有望协同发展,共同满足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精度感知需求。

抗菌药物研发陷入困境:创新乏力亟待突破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报告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抗菌药物研发正面临严峻挑战,研发中的抗菌药物数量不足且创新力度不够,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威胁。

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全球正在进行临床和临床前开发的抗菌药物数量仅为97种,相比2021年有所增加,但仍远远低于抗击耐药病原体的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真正具有创新性的药物仅有12种,占比不到一半。

研发困境重重亟待破局

报告分析了抗菌药物研发困境的原因,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缺乏经济激励: 传统抗菌药物研发成本高、利润低,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吸引制药企业投入研发。
  • 科学挑战: 发现新的抗菌作用机制和靶点难度大,临床试验风险高。
  • 监管壁垒: 抗菌药物研发审批流程复杂、周期长,导致新药上市时间长、成本高。

多方行动刻不容缓

报告呼吁全球各方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抗菌药物研发困境,保障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政府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研发激励机制。
  • 促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制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克难关。
  • 优化审批流程: 合理化抗菌药物审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公众用药教育,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减少耐药性产生。

抗菌药物是人类对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其研发创新刻不容缓。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共同攻克抗菌药物研发难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资料:

  • 世卫组织发布抗菌药物发展状况报告:研发中的抗菌药太少 创新也不够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9:27:3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丝雨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